欢迎光临同城信息网! | 网站地图 |
![]() |
![]() |
杂七杂八 | http://www.tcxxw.com |
“桃村”开起“鲜桃会” 桃树变为“摇钱树”
发布时间:2023-6-8 14:12:02 点击:77
新华社石家庄8月17日电 题:“桃村”开起“鲜桃会” 桃树变为“摇钱树” 新华社记者郭雅茹、许苏培 在河北魏县大斜街村老三鲜桃市场外,桃农们开着满载鲜桃的电动三轮车一辆接一辆地前来交易,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家经销商带车收购,分拣装箱,过秤装车。“从7月初开始,是‘红不软’鲜桃的上市旺季,外地客商从这个市场收购外运的鲜桃,最多时一天能达到40多万斤!”桃农牛文飞说。 老三鲜桃市场是牛文飞的父亲牛芳创办的。20多年前,牛芳种了5亩多桃树,每到鲜桃上市时节,他就骑着自行车驮两筐桃走街串巷叫卖。每天累得直不起腰,也卖不了几个钱。 靠单打独斗打不开市场,牛芳下定决心,放弃种植旧品种,嫁接了个大体重、耐贮运的“红不软”桃新品种,从村民手里流转了40余亩地,一半用作鲜桃交易市场,另一半发展桃树种植。在他的带动下,大斜街村发展桃树种植2650亩,成了名副其实的“桃村”。 如今的老三鲜桃市场每到上市季节,车水马龙,人来人往。“我们每天要来这里进4万斤‘红不软’桃,专人带着装满鲜桃的货车,销往湖北、广东、吉林、北京、上海等地。”来自河北晋州的桃商赵先生说。 桃树种植形成产业,也为其他行业带去发展动力。大斜街村是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村,今年,受村“两委”委托,牛文飞办起了大斜街村第一届桃文化旅游节和鲜桃采摘体验游,这个不足3000人的村子,接待各地游客5万多人。 “农旅融合发展,既带来了人气,也带来了财气!”牛文飞说。目前,大斜街村里的饭店发展到了7家。“每天接待全国各地的桃商50多人,短短20多天就收入了3万元。”大斜街村军红饭店经理刘贵娥说。 村里经济头脑灵活的常同刚,从去年开始经营起了天然桃胶。他说,8月底到9月中旬左右,是桃树剪枝处自然出胶期,颜色越黄越好,桃胶采收后,经分拣晾晒,网上平均每斤卖到30多元,去年1300斤的桃胶卖了4万多元。“桃胶可治胃痛,还降脂养颜,能做汤、炖肉、熬粥等。以前不知道,都白白浪费了。今年一定好好做,卖个好价钱。” “乡村要振兴,就得因村制宜发展致富产业,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。”大斜街村支部书记周章红说,下一步,村里准备招商引资,发展下游产业,加工桃汁和桃罐头,并把剪下来的桃树枝和替换的老桃树加工制作桃木工艺品,真正地把桃树变为“摇钱树”。 中国乡村振兴规划网 编辑:07 |
相关信息
○ 与垃圾分类减量零距离○ 沂蒙老区首条高铁开始铺轨○ 宿松县政府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暨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○ 河北武邑:技能培训助妇女就业○ 看山望水记乡愁 怡居宜业悠然游○ 白加扎西州长莅临达日县检查民族中学新校区建设情况○ 德宏州、芒市人民政府与华侨城云南集团成功签订200亿元投资协议○ 了解和县○ 武平县领导调研“空壳村”“薄弱村”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○ 佛像“浓妆艳抹” 当地称群众自发所为○ 湖里区发改局党支部开展“不忘初心 拥抱变革”○ 传统苏绣“复活”传世名画○ 汕头市考察团来鹤岗市参观考察○ 西藏:冈仁波齐山下的牧民致富路○ 雨润雄关秀○ 望江县县情○ 龙头带动 打造现代家庭服务产业高地○ 种上文心兰,扶贫扶智“花开两朵”○ 内蒙古乌兰察布:打造山水生态景观 提高城市宜居度○ 吉林农业大学调研团抵马来西亚沙捞越州调研○ 人口小县 文化大县○ 河北滦南:特色种植助力乡村振兴○ 四川409家扶贫产品有了统一“身份证”○ 临夏县委安书记到尹集镇督查指导扶贫重点工作○ 县政府召开2018年度政府系统第7次集体学法会议○ 穷山沟“甜蜜”转身○ 呼和浩特:光伏发电引领清洁能源发展○ 动车组综合检测车济青高铁上路试跑 |